今天是:2024年11月23日  星期六

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

立秋了!如何养、如何吃、如何防才能不生病?

金风送爽,酷暑渐消,8月7日就是今年立秋时节,立秋一过,气候将逐渐转凉,人们经过一个夏天的暑热熏蒸,身体正要恢复一下,此时做好养生,可以祛病延年。


8月7日,太阳黄经135度,立秋之日。“立秋”到了,并不是秋天的到来。划分气候季节是以“气候平均温度”为据的,当地连续5日平均温度在22℃以下,才算真正是秋天。每年,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。南方地区立秋节气还是夏暑之时。

精神调养

立秋节令养生当重视精神调养,着眼于内心宁静,神志安宁,心情舒畅,忌悲忧伤感,遇到伤感事也当主动排解,以避肃杀之气,收敛神气以适应秋令。起居调养上,初秋时天高气爽,应早卧早起,顺应阳气收敛,以肺气得以舒展而不过泄为度。立秋节令多“一天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,冷热变幻无常,着衣不宜太多,方能不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,不易受凉感冒。

立秋节令后,气候凉爽,也是运动调养的好时机。应选择适应体质状况的锻炼项目,如导引养生、爬山秋游、呼吸操等,以保肺健身。


滋养润燥

立秋以后,气温由热转凉,人体的消耗逐渐减少,食欲开始增加。要根据秋季特点,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,以补充夏季消耗,并为越冬做准备。秋季气候干燥,夜晚虽然凉爽,但白天气温仍较高,根据“燥则润之”原则,以养阴清热、润燥止渴、清心安神食疗为主,可注意选食芝麻、蜂蜜、银耳、乳品等滋润食物。秋季空气中湿度小,皮肤容易干燥。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摄入。适宜进补,通过进补做好抵御冬季严寒到来,防止旧病复发。只是秋季多燥,进补应宜防燥不腻、平补为良。若秋燥症,选用滋养润燥、益中补气食品为佳。以多食酸味果蔬,养胃润肺以备秋凉。适合于清热、排湿,用五味食物熬粥喝,润肺止咳、清心安神。


膳食调养

立秋时节饮食养生,主张食生地粥,以滋阴润燥。可适当食用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枇杷、菠萝、乳品等柔润食物,以益胃生津。云南高原地区秋冬之季有食温阳药膳养生习惯,以立秋为标志,烹制牛羊肉营养补益膳等食之,以补气拒邪,减少外感六淫之害,毕竟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只是要辨清体质偏颇,辨证施膳,科学调养。

养生食谱

生地粥

生地黄25克,大米75克,白糖少许,煮粥食用。

功效:滋阴益胃、凉血生津。

黄精炖肘子

黄精9克,党参9克,大枣5枚,猪肘750克,生姜15克,葱适量,烹制而成。

功效:达补脾润肺,以利病后体弱。


冰糖莲子羹

去心莲子50克,焖酥,用冰糖调味,水淀粉勾芡成羹即成。

功效:健脾除烦、安神填精、补脾润肺、益中开胃,适于妇女体虚带下,男子肾虚遗精、滑精、阳痿、早泄,以及脾虚久泻、食欲不振、虚烦失眠者。

黄精猪肘煲

黄精9克,党参9克,大枣5枚,猪肘750克,生姜15克,葱适量,烹制而成。

功效:健脾补血、益气安神,适于脾胃虚弱、饮食不振、肺虚咳嗽、病后体弱者。

益气四宝糯米粥

桂圆、红枣、山药、薏米仁各30克,糯米150克,水、冰糖适量,共煮成粥

功效:来养心安神,适于心血不足,时有心悸者。


立秋养生,如时令变化一样,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,讲求辨证施膳和调养,重视体质阴阳盛衰,调摄情志、生养调息与食药兼顾密切配合,强调运动养生,关注个性化养生防病治病措施。主张到中医诊疗机构,由医师辨识体质类型,制订养生方案,配制药膳、药茶和食疗方,作精神调摄养生指导,运动锻炼指导。立秋后,秋天开始,可施以“秋冬养阴”的治未病防治,以针刺、艾灸、理疗、按摩、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药膳等方法,或者熏蒸、洗浴、药浴等方式,开泄腠理,润泽肌肤,以除秋燥之不适,达到适时调养,安康体健。